窦氏文化网

设为首页联系我们留言给我管理入口

本站公告:窦氏文化网(www.dswhw.com)始创于2008年,专注于窦氏家族的正能量传播及窦氏家族文化、联谊、寻根、修谱、公益、商务等事业,是目前最全面的服务窦氏家族在线网络平台。2015年又开通了窦氏文化网公众号,公众号有更多信息等待你的到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谱学与方志

窦氏书院最初创建考略——兼论龙母庄村名演变

2016/9/9 16:13:06  留言  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学军  阅读7088次

      在昌平历史文化考察与研究中,从昌平地方志书的零星记载,我们发现昌平历史上有文献准确记载的创办私立学校的是东汉末年的大儒卢植。同时,发现昌平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是晚唐窦禹钧创建的窦氏书院。现就本人所搜集的各种文献资料,梳理一下窦禹钧在昌平创建窦氏书院情况,作一考证,望祈诸位大家指正。
      一、窦禹钧事略
     1、窦禹钧事迹
      窦禹钧是晚唐至五代时期的名人,他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燕山。窦燕山即窦禹钧。据宋范仲淹《窦谏议阴德记》(又称《后周右谏议大夫窦禹钧阴德碑记》)载:窦禹钧,后周范阳人。官左谏议大夫。后曾在沂州、邓州、安州、同州、郑州、华州、宋州、澶州任职。后周初期,任户部郎中、赐金紫。后迁太常寺少卿、以右谏议大夫致仕。据郑华先生《窦燕山及窦氏书院之现代意义》考证,窦禹钧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卒于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4),享年82岁。
       窦禹钧受当时人称颂的是教子有方。窦禹钧四十岁以后生五子,皆因学业优秀擢升高官。时名臣冯道有诗赞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氏五子皆有才学,相继登科及第,成为宋初高官。如长子窦仪,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次子窦俨,官至礼部侍郎、翰林学士;三子窦侃,官至左补阙;四子窦偁,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五子窦僖,官至起居郎。《康熙顺义县志》中有窦禹钧诸子的多篇文章。
         2、窦禹钧家世
        窦禹钧,后周范阳人。据《宋史.窦仪传》记载,窦禹钧的祖父窦逊,做过玉田县令,父亲窦思恭做过妫州司马(管辖范围在今延庆县和怀来县的一部分的公安局长),有兄窦禹锡。这个后周“范阳”,指的不是范阳县,而是指的范阳郡。范阳是中国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名。从唐大历四年(769年)起,至晚唐以至五代,范阳有时指范阳县,有时指范阳郡。范阳郡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大部分辖区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所谓“范阳”狭义上指涿州范阳县,为涿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广义上当时范阳郡包括今北京地区和今河北省保定市北部。包括今北京地区大部和今河北涿州、新城以东,抚宁、昌黎以西,霸州、天津武清以北,丰润、玉田、宝坻、蓟县、三河、香河、廊坊、固安以南等广大地区。范阳郡行政辖区发生多次变化,范阳郡有时和幽州范围大体相当,有时也通用。窦禹钧祖籍在今天津市蓟县。
        二、窦氏书院在昌平的位置
          据现代学者赵连稳先生对中国教育史尤其是对北京教育史的深入研究成果,指出五代时期的窦氏书院最初就创建在昌平县,也就是今天的昌平区。可以说,昌平历史上的最早书院就是窦氏书院,也是北京教育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我结合昌平历史文献的研究考察分析,进一步确定窦禹钧创设的窦氏书院就在昌平区(县)十三陵地区已撤并的古村龙母庄村附近,时间应在晚唐时期,在具体的时间是唐昭宗至唐哀帝时期,即在唐昭宗光化年间(898—900年)至唐哀帝天祐年间(904—907年),更准确的时间应在898—905年之间。
         1、窦氏书院在昌平创建的时间考证
       在晚唐唐昭宗、唐哀帝时期(889-907),窦禹钧学习卢植隐居军都山,创建义学或称义塾,不收资费,就是范仲淹《窦谏议阴德记》一文所称的窦氏书院。据郑华先生《窦燕山及窦氏书院之现代意义》一文窦禹钧生卒时间,结合范仲淹《窦谏议阴德记》等文献记载分析,窦氏大约四十岁以后生子。生子之事是在窦氏从政为官七八年之后。
        大约在窦氏三十三岁之前于昌平县创建了窦氏书院。时间大约在唐昭宗光化年间至唐哀帝天祐年间(898-907)。天祐年号只有四年(904-907年)。因为天祐末(大约905年至907年),窦氏已经离开了昌平县走上官场任幽州节度使助理“幽州掾”了。创建书院具体时间应该在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至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左右更符合情理。窦氏在昌平创建了窦氏书院后,还经营了一段时间,应该有六年到八年时间。
        参考《窦谏议阴德记》、《宋史.窦仪传》记载及窦禹钧年青时救仆人之女、拾金助人、父祖托梦、积善成德修身向善事迹分析,窦氏应该处在二十五、六岁到三十二、三岁左右。窦氏书院的创建也是此时期的善举之一。窦氏书院在昌平县的建立时间应在唐昭宗光化元年至天祐年间(898—905年),这样才与各种史料记载的重要节点相一致。虽然,窦禹钧后来在所任职的多个地方继续建校办学、添置典籍、教育晚生后辈及自己的五个儿子,那都是窦氏书院在不同地区的延续而已。这更反映出窦氏为官之后继续向学修善,没有因为晚唐及五代战乱频繁而终止的拳拳赤子之心。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窦禹钧在昌平创建窦氏书院有1000年历史了。
        2、窦氏书院在龙母庄的分析
       窦氏书院具体在昌平何处,昌平历史上有三个地方曾经存在过窦禹钧所植的古槐树,地点分别是龙母庄、景陵园的瓜园和沙河窦各庄。但因文献资料缺乏,只能根据各种方志文献及近三四十年昌平老前辈们的回忆文章中的描述,三个地点采用排除法,进行研究分析你,可以断定窦氏书院应当在今昌平县城(永安城)东北四五里,即在东山口里边龙母庄村附近。
        第一、龙母庄村名来自窦氏五龙,最初叫龙门庄。据元大德四年(1300年)竖立在元代昌平县城(当时县城在今县城西八里旧县村。)北门外“狄梁公祠”之《重修狄梁公碑记》碑阴刻有元代昌平县城周围的一些古老村名,很多元代村名能在今天找到对应的村子,但略微有些读音、用字等变化。其中就有村名龙门庄。这个村名演变到今天就是1958年前还存在的古村龙母庄。为什么取这样一个村名呢?其实这村名源自人们怀念窦禹钧及其创办的窦氏书院。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先后以很好的学业被选拔为高官,时人称之‘窦氏五龙’。五子登科就是对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登科做高官的事情的最早概括。同时,还演绎出一个形象的情境,即鲤鱼跳龙门。用窦氏“五子登科”成才“跳龙门”为榜样,取村名龙门庄。同时,窦禹钧栽种的槐树受到人们的保护,直到600多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年)被旗丁伐去。
         第二、窦氏书院不是建在瓜园村。明朝景陵果园就在龙门庄村东小河的东北边,曾有小村称瓜园,也称做官园。此村是明初为景陵设立果园形成的聚落,俗称瓜园,也曾依谐音写作官园。清初形成独立的自然村庄,距今有360年左右。瓜园小村果园边就有窦禹钧所植槐树,且与龙母庄村窦氏所植古槐,相距更近。两村相距一里左右,两村之间的小河叫干水河。自西北往东南流淌的河床,是由多条小河汇集,成为东沙河(温榆河上游支流之一)的源头。窦氏书院故址后来被洪水冲毁,故《康熙昌平州志》说“基已淹没”。1958年修十三陵水库时,龙母庄、瓜园、裕陵园、东山口、工部厂等五村人口,合村子,该村迁移到附近涧头村、南新村、北新村等村了。较为确切的瓜园村位置在今十三陵水库大坝附近。瓜园村因明初修陵成为聚落,清初成村,虽然瓜园村边的果园有窦禹钧所植槐树,但当时没有村落,且在干水河东岸边,历年洪水从此经过,古人也不可能在此建村。因此,不可能选择年年面临洪水肆虐充满水患的瓜园村附近建读书教学的场所,可以断定瓜园村不是窦氏书院创建的位置。
         第三、窦氏书院也不是建在沙河窦各庄(有时也写作豆各庄,)。沙河巩华城东南有一个村,叫窦各庄,原称窦家庄(民俗读音窦各庄,庄读作zhang平声)。其村名中间的“各”字就是“家”的一种古代读音。该村也曾有窦禹钧手植古槐,为清初满洲正黄旗圈地时,为旗丁砍伐。该村距离温榆河咫尺之遥,极易发生洪水之灾,故不可能成为窦禹钧创建书院教育人读书的理想选择。
         因此,可以断定,最早的窦氏书院就在龙母庄村附近,这里地势高岗,周围环山,北隔河面对军都山,俯视东沙河上游的数条小河汇集而成的干水河,汩汩流向东南。这里春水旷远朗润、夏日松涛传声、秋叶柿枫流丹、冬山瑞雪峥嵘,应该说山清水秀,是极为幽静的读书学习环境。
           3、有关窦氏书院的文献分析
          在我搜集的昌平老前辈们的回忆文字及昌平地方志书中,发现这种记载是连续的,指向也是很明确的。
         据顾炎武采访昌平古迹旧址所著《昌平山水记》记载:“东山口内二里景陵果园之旁,有古槐一株,其大数十围,中空,可容十人坐,相传燕山窦氏庄,自陵木尽而槐亦伐矣。此皆在陵山以内者也。”
         如昌平沙河巩华城内人梁伯卿老先生在《十三陵地区景物与传说》中有一篇《燕山三槐》记载:“窦氏在昌平一带,除建义塾外,还在三处义塾植槐,称窦槐。一在十三陵景陵瓜园中,顺治四年(1647年)被伐;二是昌平窦家庄(今沙河镇东南二里的窦各庄村)有大槐,囷轮荫亩,腹空,可容数座,相传为窦禹钧故植物,可惜后叫旗丁所伐;三是十三陵蒋山后龙母庄村东一里有窦禹钧植槐,空腹,中可设案,罗坐八人。三槐证明窦氏当年兴学足迹。”
        另据昌平区老干部局1994年组织老同志编写的《十三陵地区风物记》一书中,有宁国志先生的文章《燕山窦氏槐的故事》。该文引用《康熙昌平州志》记载:“窦家庄地处东山口至龙母庄之间,相传为窦禹钧读书处,基已淹没,大槐其故物也。”
        昌平文化学者胡汉生先生,就是土生土长的十三陵地区的人。他的著作《明十三陵大观》中载:明崇祯年间有官员所立碑文,称在东山口内景陵园看到窦氏古槐。“窦槐,传系禹钧家旧物。先是萧然偃卧,提督申公敏华暨十二陵诸公恢其南垣,扶诸委干。”其碑文载刘余祐在崇祯辛巳(崇祯十四年1641年)仲夏抄写叙述维护古槐之事的诗句。
         以上描述古槐文字内容也见于《日下旧闻考》卷137京畿昌平州四。引用文字叙述略有差有异,但大体意思一致。两段记载分别是:
        第一,“补:蒋山后龙母庄东一里有窦禹钧植槐,空腹中可设案,罗坐八人。《翠微志》”;
        第二,“补:窦氏植槐在景陵瓜园中,顺治四年(1647年)伐去。《燕都游览志》谓在德陵旁者,非也。《北游记方》”。
        自明末清初以来,北京地区和昌平地方志书都有了关于窦氏古槐的记载和追记,尽管记载很简略,这零零星星的记载多来自明朝灭亡以后,皇家陵园管理松散,许多读书人追寻乡贤事迹与遗存,采访乡间耆旧故老,并记录下窦禹钧所植古槐的情况。这说明昌平民间经历数百年,仍然保留着对窦禹钧和窦氏书院、窦氏古槐的记忆与传说故事。
        第一、昌平人民深深怀念窦禹钧和窦氏书院,窦氏所栽古槐成为昌平人们的精神动力与上进的象征,古槐文化也成为昌平文化的乡愁符号。可惜三百七十年前,三处古槐尽为旗丁伐去。
       第二、用窦禹钧创办书院、“五子登科”等故事及取村名“龙门庄”,教育激励子孙后辈。自辽金元以来,一直到明清民国以来,昌平地区民间文化中,始终保持着对窦禹钧及窦氏书院的记忆,人们感恩窦氏,将这种情分凝聚在对古槐的保护上,保留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之中。
        4、窦氏书院在正史中缺少记载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五代十国至宋辽金时期,昌平地区先是处于各种割据政权控制,处于战争状态,史志记载很少,后在长期在辽金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更鲜有记载,明清记载也多为追记。窦氏书院所在地,在明成祖已来成为皇陵重地250多年,在皇陵保护区内各村落百姓(包括龙门庄)都被迁出,故缺乏官方详细记载记载。估计当时龙门庄村的庙祠类古建筑还在,还一定有碑碣。所以,后来,因修建明陵在全国范围征发工匠、陵户、园户,在原址形成的村仍称龙门(母)庄。
       第二、明初相当于今天昌平区的行政范围只有四十余村。据缪荃孙抄自《永乐大典》的《顺天府志》载昌平县人口:“洪武二年(1369年),户四百五十一户,口一千六百三十六人。洪武八年(1375年)实在,户四千一百五十九,口一万四千一百四十五。”这里可看到经过元末战争人口的流失及山西大槐树及山后移民的补充情况。虽然经过元末战争的动荡,昌平地区唐辽宋时期保留下的土著老户人口不多,但许多事情还是口口相传保留下来了。尤其是窦氏古槐及窦氏书院、五子登科等故事深深保留在人们的心中。
         第三、清初满洲八旗占领北京地区,开始跑马圈地,其中,正黄旗跑马占地由今天海淀区上庄镇周围一直到昌平区的沙河镇、百善镇、小汤山镇等地区,直到明陵和昌平县城周边地区,许多古树被伐,作为建设营地房屋,受害最大的是明陵及周边古树,包括今昌平城东之松园。所以,清初,顾炎武先生数次来昌平,拜谒明陵,均未见到古槐,只是从村中老人口中采访到古槐及窦氏书院等传说故事。
       三、窦禹钧及窦氏书院对昌平历史文化的影响
       窦禹钧在昌平地区创建窦氏书院,属于义学、义塾性质,其功德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东汉末年卢植在军都山开门办学,广聚生徒讲学传道。刘备、公孙瓒都曾在卢植先生门下受业,窦氏书院距卢植办学地点相距三十里左右。足见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窦氏书院创建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
        1、求学上进
       古槐附近的老村名龙门庄,取名与窦禹钧教子成名有关。对于窦氏遗址遗物,昌平人民对窦禹钧所植古槐倍加珍视,保留六百多年,但三处古槐皆于清初为旗丁所伐。如瓜园古槐在顺治四年(1674年)被伐,距今三百四十年。窦禹钧古槐读书精神激励着历代昌平读书人,勤学上进,以窦氏五龙为榜样,严于修身、勤勉就学,成为深深刻印在昌平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中的生生不息的乡愁符号。
         2、教化人伦
        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先后以很好的学业被选拔为高官,时人称之‘窦氏五龙’。窦禹钧的事迹还被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写成《窦谏议阴德碑记》,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产生在宋朝,与窦禹钧教子有方之事不远。所以留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禹钧教子成龙,成为昌平地区家庭教育、启蒙教育的榜样,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造福家乡、福泽后昆。
        3、知恩图报
        窦禹钧在昌平地区创建窦氏书院,属于义学、义塾性质,其功德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昌平父老耆旧,对古槐之形状念念不忘,仍口口相传。在民间,老人们至今记得古槐的传说故事,甚至确切知道并记录下古槐被伐的时间即清顺治四年(1674年)。从这里,一方面我们看到人对窦禹钧的深深怀念,另一方面,也可反映出窦禹钧办学在昌平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众多昌平文化人的著作、文章及民俗文化中我们看到,深受窦禹钧及窦氏书院、窦氏古槐的影响。昌平人民知恩图报,不忘窦氏恩德,古槐精神在今天已成为积极向上的昌平文化乡愁符号。


         参考文献(方志、耆老回忆文献及论文):
1、《(永乐大典辑本)顺天府志》、《万历顺天府志》、《光绪顺天府志》。
2、《隆庆昌平州志》、《康熙昌平州志》、《光绪昌平州志》、《昌平外志》。
3、《悠悠故乡情—回归昌平休闲诗文集》刘毅然著 2005年10月(自印)
4、《十三陵地区风物记》昌平县老干部局等编 编东方出版社1994年4月
5、《明十三陵大观》胡汉生著 中国青年版社 1992年6月1版
6、《十三陵地区景物与传说》梁伯卿著 燕山出版社 1990年10月1版
7、《建设十三陵水库的回顾》昌平县老干部局等编  1998年1月
8、《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郭齐家编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月
9、《书院北京》俞启定编著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
10、《中国书院章程》邓洪波编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1、《中国考试管理制度史》杨智磊王兴亚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年12月
12、《日下旧闻考》于敏中等编著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年5月
13、郑华 《窦燕山及窦氏书院之现代意义》
14、赵连稳 王春福 《北京古代书院藏书探微》《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版)》2009年8月
15、赵连稳 《北京的古代书院》  《文史知识》杂志
16、赵连稳 《北京古代书院特征》  《北京学研究文集》
17、徐晓望 《五代书院考略》  《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6期
18、周鑫 《戏曲<全德记>中窦燕山本事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月第3期

                                               2016年9月8日
 


      打印本页
© 窦氏文化网 Copyright ©2007 - 2021 dswhw.com 版权声明 ICP证:京ICP备17016561号-2